對於 7 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不如預期,美國總統川普開除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麥肯塔弗(Erika McEntarfer)一事,《華爾街日報》(WSJ)直言,這等於「無效操作」,不僅無助川普挽救政治形象,反而可能損害政府對經濟數據的公信力與外部信任。
根據 BLS 發布的最新就業報告,美國 7 月僅新增 7.3 萬個就業機會,主要集中於醫療與社會服務領域。而更令人矚目的是,BLS 同時將 5 月與 6 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合計下修 25.8 萬人,創下近年最大規模的調整之一。
對此,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公開指控,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操控數據」,目的是打擊他與共和黨的選情,並因此於上週五(1 日)開除了局長麥肯塔弗。
川普表示:「今天的就業數據是被操控的,就是為了讓共和黨和我難堪。」並進一步指控麥肯塔弗「在選前捏造數據,幫助賀錦麗勝選」。
不過,《華爾街日報》強調,這些指控「沒有根據」,並指出麥肯塔弗的任命,是去年經參議院以 86 票對 8 票高票通過的,屬於非黨派專業官員。
該報也指出,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編製方式公開透明,且長期獨立運作,歷來不受政治干預。
就業數據波動源自統計困難與政策後效應
該報進一步分析指出,近年就業報告數據波動日益劇烈,與企業調查回應率下降有關。
BLS 每月聯絡約 63.1 萬家企業收集資料,但目前整體回覆率已從疫情前的 60% 降至 43%,尤其小企業回應率極低,導致初期數據常需修正。
《華爾街日報》表示,儘管這些數據並不容易準確反映企業創立與倒閉的即時變化,但 BLS 會引入其他政府資料建模調整。然而,當經濟急速變化時,這些模型可能高估或低估就業成長。
例如去年 8 月,BLS 就下修截至 2024 年 3 月的一整年數據,合計減少 81.8 萬個職位。該報反問:「若麥肯塔弗真意圖幫助賀錦麗,為何會在選前主動做出大幅下修?」
該報指出,去年大幅下修的一個合理解釋是,BLS 的模式高估了沒有及時回覆調查的小型企業的新增數量和招募水準。
川普強硬政策可能加劇就業壓力
《華爾街日報》認為,川普近期推出的高關稅與驅逐移民政策,也可能加劇小企業招工困難。例如家庭店鋪與中小型製造商,在失去移工與面臨稅負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縮編人力。
此外,根據全美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的調查,目前企業擴編與加薪意願已降至 2016 年水準。雖尚未全面裁員,但除了醫療與建築業外,多數行業招聘明顯停滯。
同時,失業上升主要集中於青少年與應屆畢業生。而申請社會保障金人數也增加,可能反映出年長員工選擇提前退休或接受企業買斷。
川普開除 BLS 局長引信任危機
《華爾街日報》指出,事實上,川普本人也默認了經濟放緩。
上週五,川普就再次痛斥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降息動作太慢」。雖然他還沒有動手解僱鮑威爾,但開除 BLS 局長,同樣會損害公眾和投資者對政府經濟數據的信心。
該報指出,若總統未來動輒以政治因素開除專業統計官員,將重創外界對經濟數據的信任,甚至引發官員不敢據實上報的現象。
最後,《華爾街日報》直言,川普若一再忽視經濟實況,只會讓選民聯想到拜登政府當年對通膨問題的漠視,進一步削弱其在選民心中的經濟領導形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