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 7 月,華爾街投資者熱烈湧入美國股市,推動標普 500 指數在一個月內創下 10 次歷史新高。然而,一個顯眼的群體卻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企業高管們對自家股票的興趣顯著減弱。
Washington Service 匯編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僅有 151 家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內部人士,購買了自家股票,這是至少自 2018 年以來的最低數量。儘管 7 月份公司內部人士的拋售速度較 6 月份有所放緩,但購買量的降幅更大,將買賣比率推至 1 年以來最低。
這種高管們購買意願減弱的現象,恰逢股票市場的漲勢似乎顯現疲態之際。標普 500 指數在 5 月、6 月和 7 月連續上漲後,其遠期本益比已達近 23 倍,遠超十年平均的約 18 倍,顯示市場估值偏高,價格不菲。
企業領導人的謹慎態度,可能表明他們擔心自己的市場估值,以及川普全面徵收全球關稅即將對公司利潤造成的衝擊。
Roundhill Investments 執行長 Dave Mazza 說:「企業主管現在的行為很像機構投資人:謹慎、保守,對估值敏感。」
此外,近期經濟數據也更加令人不安。最新的就業報告指向勞動力市場正在放緩,過去3個月就業增長明顯降溫,失業率小幅攀升。同時,聯準會偏好的核心通膨指標,在 6 月份的增速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之一,而消費者支出卻幾乎沒有增長。
除了企業高管減持外,企業股票回購活動也在放緩。美國銀行策略師 Jill Carey Hall 領導的團隊數據顯示,回購活動在截至 7 月 25 日的連續第四周低於典型的季節性水準。
儘管該公司承認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 7 月 4 日假期導致財報季開始較晚,但 Carey Hall 的分析也顯示,自 3 月份以來,作為市值一部分的回購活動一直在穩步減速,這意味著「高升的利率和估值,可能終於對企業情緒產生了一些影響」。
Mazza 指出,「在回購上的猶豫表明,他們更專注於保護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傳遞市場信心,考慮到市場的漲勢,這很能說明問題」。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 Sameer Samana 直言,「最了解公司情況的人正在告訴你,大部分好消息已經被市場消化了。」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