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 (Fed) 的施壓行動,引發市場與經濟學界廣泛關注。《CNBC》周二 (16 日) 公布的 9 月最新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這些舉動可能限制甚至消除 Fed 的獨立性,並帶來通膨升高、經濟成長放緩與失業率上升的風險。
八成專家憂 Fed 獨立性受挑戰
調查針對 29 位經濟學家、基金經理與策略師進行,結果顯示 82% 認為川普的行為意圖限制或消除央行獨立性,其中 41% 認為是「完全消除」、另 41% 認為是「部分限制」。僅有 10% 受訪者認為川普行動是為了支持 Fed 的獨立性。
多數受訪者預計,川普的舉措將導致經濟走向疲弱,通膨和失業率升高,以及美元價值走低。具體而言,68% 認為會推高通膨、57% 預期失業率上升、54% 認為經濟成長放緩、74% 預測美元走弱。
經濟顧問公司 Hugh Johnson Economics 主席強生 (Hugh Johnson) 指出,川普政府將持續嘗試削弱 Fed 獨立性,目的是迫使其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即使這意味著通膨壓力升高。Naroff Economics 總裁納洛夫 (Joel Naroff) 則表示,透過任命忠誠派進入 Fed,川普期望在不直接負責的情況下掌控政策走向。
不過,Jefferie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斯 (Thomas Simons) 則認為對 Fed 獨立性的威脅「被誇大」,指出決策分散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各委員,單一任命不太可能扭轉共識。
利率展望:降息在即但分歧擴大
Fed 本周召開政策會議,市場幾乎一致預期將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在受訪者中,97% 認為 Fed 會這麼做,但僅 41% 認為這是正確決定;28% 支持降息兩碼 (50 個基點),另 28% 則認為不該降息。
平均預測顯示,Fed 基準利率今年將由目前的 4.38% 降至 3.66%,意味著全年共三次降息,比 7 月調查多一次。2026 年的利率則預測回落至 3.13%。
受訪者同時將衰退風險預估上調至 40%,創四個月新高,較 7 月調查的 31% 大幅升高。其中 55% 認為若發生衰退,將屬「中度衰退」,持續約 10 個月。儘管如此,2025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測仍維持 1.5%,2026 年回升至 2%。
Met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圖斯 (Drew T. Matus) 表示,就業市場疲弱,但消費者尚未感受到關稅驅動的通膨壓力,整體通膨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因此現在正是 Fed 展開降息循環的時機。
關稅影響與通膨分歧
調查顯示,多數專家認為關稅仍是經濟擴張的最大威脅,其次是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川普削弱 Fed 獨立性的努力。
對關稅效應的看法略有改善,但仍有 86% 受訪者認為關稅將推高物價,其中一半認為漲幅將相當顯著。至於誰承擔關稅成本,受訪者認為 31% 由消費者吸收,29% 由批發與進口商承擔,23% 由零售商承擔,僅 18% 由出口商負擔,與川普政府「不是美國人買單」的說法相矛盾。
投資顧問公司 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 執行長伯恩斯坦 (Richard Bernstein) 則坦言,過去經濟學家普遍高估了關稅的短期通膨效應,因為低估了企業自行吸收成本的情況。但就業疲軟則顯示,企業利潤遭壓縮的影響已開始浮現。
Brean Capital 首席經濟顧問 John Ryding 補充,貨幣政策必須避免政治干預才有效,若 Fed 獨立性遭削弱,將進一步放大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對經濟的衝擊。
市場聚焦 Fed 決策
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聚焦於 Fed 即將公布的最新利率決策與經濟預測。投資人普遍預期降息將是維持就業、對抗下行壓力的工具,但如何平衡通膨風險與政治壓力,將是決策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這次利率決策不僅關乎短期市場走勢,更牽動 Fed 的長期公信力。若決策過程被外界解讀為過度受政治影響,恐削弱市場對央行的信任,進而放大金融波動與資金外流風險。對投資人而言,除了降息幅度與會後聲明,決策官員的「點陣圖」與經濟展望也將是判斷未來政策路徑的關鍵指標。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