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周四 (19 日) 宣布,將於 11 月 5 日聽取關於美國總統川普大範圍關稅政策合法性的辯論,這場訴訟將成為對川普核心經貿議程與行政權力主張的一次重大考驗。
最高法院 9 月 9 日已同意受理此案,源於聯邦上訴法院先前裁定,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 來徵收多項關稅屬於越權行為。該法律自 1977 年設立以來,歷來主要用於制裁敵對國家或凍結資產,未曾被用於徵收關稅。
挑戰此案的包括多家小型企業,以及由 12 個州組成的聯合陣營,涵蓋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康乃狄克、德拉瓦、伊利諾、緬因、明尼蘇達、內華達、新墨西哥、紐約、奧勒岡與佛蒙特,大多由民主黨執政。此外,最高法院還將同時審理另一宗由家族企業「Learning Resources」提出的關稅挑戰案件。
相關關稅是川普自今年 1 月重返白宮以來貿易戰行動的一部分,範圍橫跨全球。這些舉措使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關係緊張,加劇金融市場波動,並增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川普則將關稅視為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用於重談貿易協定、迫使其他國家讓步,並施加政治壓力。
根據聯邦巡迴上訴法院 8 月 29 日的裁決,川普援引 IEEPA 課徵大部分關稅屬於越權。不過,相關關稅在最高法院審理期間仍將持續生效。川普曾於 4 月援引 IEEPA 對多個國家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理由是要應對貿易逆差;另在 2 月則以打擊芬太尼與非法藥物走私為由,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商品徵收額外關稅。
最高法院的新審理期將於 10 月 6 日展開,這起案件將成為未來數月市場與國際關注的焦點,因其結果可能重塑美國總統在貿易與經濟政策上的權力範圍。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