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JPM.US) 在中國光博會 (CIOE) 後上調對光模組龍頭企業中際旭創(300308-CN) 的獲利預期,並指 1.6T 可插拔光模組的市場放量節奏恐超出市場預期,出貨量成長速度可能比預期更快,這將直接推動中際旭創的業績提升,因此將中際旭創 2026 年和 2027 年的獲利預期分別上調 18% 和 17%。
對於市場普遍擔憂的下一代技術共封裝光學 (CPO),小摩認為,短期內 CPO 不會對可插拔光模組市場構成顛覆性衝擊,其規模化應用預計要到 2027 年以後,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可插拔光模組仍將是主流技術,主要基於終端客戶對成本和效能效率的綜合考量。即便 2027 年後產業逐步過渡到 CPO 等下一代技術,中際旭創仍有望憑藉技術累積和客戶優勢,成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小摩在參加中際旭創的投資者日活動後,進一步強化對 1.6T 可插拔光模組市場的樂觀預期。
小摩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除 2026 年 800G 光模組需求的持續強勁外,1.6T 光模組在 2026 至 2027 年的出貨量存在顯著上行空間,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一是 AI 系統的不斷演進推動網路頻寬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從 800G 向 1.6T 的升級路徑清晰且確定。其次,專用於 AI 運算的 ASIC 晶片解決方案將催生對高速光模組的額外需求,為 1.6T 市場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小摩認為,這一趨勢對中際旭創是重大利多。該公司在其 800G 和 1.6T 可插拔產品中廣泛應用矽光子解決方案,更高的出貨量不僅能直接提升銷售額,還能透過規模效應優化成本結構,進而提高整體獲利能力。因此,小摩維持 800G 出貨量假設不變,但上調 1.6T 出貨量估值,並相應調整了中際旭創的財務預測。
具體來看,小摩將中際旭創 2026 年營收預測從 613.93 億元 (人民幣,下同) 上調至 708.04 億元,增幅達 15%,2027 年營收估值從 757.71 億元上調至 885.51 億元,增幅達 17%。此外,2026 年調整後淨利估值從 167.96 億元上調至 197.76 億元,EPS 從 15.12 元上調至 17.8 元,2027 年調整後淨利估值亦進一步上調至 238.68 億元。
小摩也預估中際旭創 2025 至 2027 年的銷售額和獲利年複合成長率將分別達到 55% 和 66%。
儘管小摩對毛利率預測 (約 40%) 相對保守,但這也為獲利預測提供了潛在上行空間。基於 20 倍的一年期動態本益比,小摩也維持中際旭創「加碼」評級,並將目標價從每股 366 元上調至 430 元。
小摩分析師也指出,中際旭創目前對應 19 倍的 2027 年預期本益比,而同業競爭對手普遍在 25 至 30 倍,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此外,小摩在報告中還強調,儘管在 CIOE 展會上展示了包括 CPO、近封裝光學 (NPO) 和共封裝銅纜 (CPC) 在內的多種下一代連接方案,引發投資人對技術路線圖的擔憂,但這些替代方案不會立即對可插拔光模組市場造成顛覆性影響。在 3.2T 解決方案大規模放量前,可插拔光模組仍將憑藉成本與效能效率的綜合優勢,成為終端客戶的首選。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