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7日,恆坤新材(688727.SH)開啟申購,發行價格為14.99元/股,申購上限為1.05萬股,市盈率71.42倍,屬於上交所,中信建投為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恆坤新材致力於集成電路領域關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是境內少數具備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製造關鍵材料研發和量產能力的創新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報告期內,公司自產產品主要包括SOC、BARC、KrF光刻膠、i-Line光刻膠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驅體材料,ArF浸沒式光刻膠已通過驗證並小規模銷售,主要應用於先進NAND、DRAM存儲芯片與90nm技術節點及以下邏輯芯片生產製造的光刻、薄膜沉積等工藝環節。
此外,在境內集成電路產業替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為快速獲取客户資源,並積累產品導入和品控經驗,公司以引進境外產品為切入點,引進並銷售光刻材料、前驅體材料、電子特氣及其他濕電子化學品等集成電路關鍵材料。
現階段,中國境內12英寸集成電路用光刻材料與前驅體材料仍然系由境外廠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境內關鍵材料廠商雖然已有突破,但是尚未在先進製程形成大規模量產供貨局面。
公司是境內少數實現光刻材料與前驅體材料量產供貨企業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場研究,2023年度,公司SOC與BARC銷售規模均已排名境內市場國產廠商第一位。
2024年度,公司自產產品銷售收入為34,418.93萬元,已實現對日產化學、信越化學、美國杜邦、德國默克、日本合成橡膠、東京應化等境外廠商同類產品替代,成為境內主要的集成電路光刻材料與前驅體材料供應企業之一,實現對境內主流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廠廣泛覆蓋。
招股書提示,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包括,與引進產品供應商合作終止或交易條件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客户集中度較高及單一客户依賴的風險;自產前驅體材料毛利率為負的風險。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3.22億元、3.68億元、5.48億元;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9972.83萬元、8976.26萬元、9691.11萬元。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