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HK)  -3.000 (-0.700%)    沽空 $1.38億; 比率 20.883%   今年首三季度衍生產品日均成交量154萬張合約,創歷史新高,期內股票期權日均成交量與去年全年相比已增長20%。港交所去年11月推出每周股票期權系列,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成交量已超過2,200萬張合約,集團證券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陸大衛(David Lutz)形容,每周股票期權是目前推出的最成功新衍生產品。
今年除新增了寧德時代(03750.HK)  -11.000 (-1.982%)    沽空 $1.16億; 比率 28.537%   每周股票期權外,中海油(00883.HK)  +0.020 (+0.098%)    沽空 $2.20億; 比率 15.931%   、中移動(00941.HK)  +0.650 (+0.754%)    沽空 $1.68億; 比率 22.818%   、中芯(00981.HK)  -0.150 (-0.206%)    沽空 $1.97億; 比率 6.366%   、友邦(01299.HK)  -0.250 (-0.313%)    沽空 $3.65億; 比率 25.484%   及小米(01810.HK)  -1.160 (-2.594%)    沽空 $5.44億; 比率 20.388%   五隻股票的期權類別下周一(10日)亦將增設每周合約,令每周股票期權將增至16隻。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維持對保險股全年業績正面看法  關注明年初「開門紅」銷售表現
他強調,每周期權合約與月度合約並非相互競爭及蠶食關係,而是疊加及互補,能為投資者提供具彈性的短期風險管理選擇,市場認受性持續提升,市場莊家規模成長,今年大型機構參與大宗交易的比例幾乎翻番,預期明年每周期權合約數量會增加,也相信會有更多焦點股份的單一股票期權產品面市。
另外,DeepSeek熱潮下恒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亦備受追捧,截至今年9月底,恒生科指期貨日均成交量增長30%,於10月15日恒生科指期權未平倉合約超過30萬張,與實物交收的恒生科指期貨期權均創新高。陸大衛指,恒生備兌認購期權ETF已於年內在香港及南韓上市,相信產品生態圈可持續發展,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港交所將於11月28日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期貨,他預料初期會主要參與者將是機構投資者。(gc/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1-04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