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銀國際研報指出,中生製藥(01177.HK) -0.200 (-2.660%) 沽空 $1.31億; 比率 10.787% 作為領先的中國製藥企業,其創新轉型已取得顯著成果。公司的創新藥物研發圍繞腫瘤、肝病/代謝、呼吸、外科/鎮痛四個重點領域,已形成豐富的創新藥管線,其中多個管線具備海外授權潛力。公司生物類似藥業務的放量以及化學仿製藥業務重回正增長將持續為公司的創新研發提供充沛的資金支持。招銀國際首次覆蓋該股,予「買入」評級,並基於10年的現金流折現模型(DCF)的目標價為9.4元,對應2026年經調整市盈率37倍。
招銀國際認為,中生製藥的創新藥迎來收穫期,生物類似藥快速增長,化學仿製藥業務保持穩健。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公司目前已獲批的7款生物類似藥的樣本醫院市場容量合計為240億元(2024年)。考慮到中生製藥在國內的成熟銷售網絡,該行預計其生物類似藥銷售有望快速放量,特別是首仿帕妥珠單抗。
招銀國際預計,中生製藥收入在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別按年增長11.4%、10.5%、9.6%,經調整淨利潤分別按年增長12.2%、11.5%、10.5%。基於謹慎的考慮,招銀國際的預測目前尚未考慮公司多個重磅創新產品的潛在海外授權BD貢獻。(hc/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8-01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