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上周日(21日)表示,會透過「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會打造「中華文化節」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成為品牌項目、推進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及中華文化體驗館。此外,文旅局會加大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舉辦香港非遺月並加強推廣地區非遺特色,打造「香港處處有非遺」。
羅淑佩表示,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動,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康文署會邀請市場參與,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
她又提出,在旅遊發展方面,會全力推進《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的發展策略。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成立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亦已於今年5月公布九個有特色的熱點項目。政府會在以上基礎上加強部署,以更針對性的策略,吸引更多高端旅客訪港。同時,會強化不同主題的「+旅遊」產品。
羅淑佩指,在發展郵輪旅遊方面,預計今年郵輪訪港航次比去年增加約兩成至188班,發展持續良好。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合約將於2028年到期,文體旅局會檢視現時的合約條款及條件,於今年年底前展開招標工作,目標提升啟德郵輪碼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她續指,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穆斯林旅遊。過去一年,旅發局加強推進「認證、教育和宣傳」策略,在業界的努力下,已初見成績。在「2025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GMTI_的排名中,香港在非穆斯林旅遊目的地中位列第三,同時獲選為最具潛力的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今年一月至八月,中東訪客共5.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40%。中東旅客於2025年上半年的人均消費約10,400港元,較整體旅客人均消費約5,400港元高接近一倍。截至今年八月底,已完成認證的清真友善餐廳數目亦由2024年年初的約100間增加至超過190間。
她指,下一步,旅發局已推出資助餐廳申請清真認證計劃,由《施政報告》公布當日,即9月17日,至2026年年底成功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認證費可獲半額資助,上限為5,000港元。(hc/)
AASTOCKS新聞